切换到宽版
  • 49阅读
  • 1回复

[猎奇]1979年江苏炸出西汉大墓,出土文物轰动中国,专家:价值170亿[14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57450
金币
596107
道行
1944
原创
1722
奖券
1582
斑龄
22
道券
3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23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06-01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4-05-17) —

很多古墓葬都是在偶然的情况下被发现的,比如在农田基本建设,城市建设,道路施工等情况下。有一座西汉大型墓葬也是在机缘巧合下发现的。

这座大型墓葬的发现,对研究西汉的墓葬形制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文化艺术,提供了丰富的依据,具有丰富的技艺、艺术和史料价值。


一、西汉大墓的发现和迁址

这次考古发现,时间是在1979年,地点在距江苏省扬州市45公里处的高邮市。那里的天山乡有座山,名叫神居山,是个天然的采石场。

一次,当地村民像往常一样在山上打炮眼,装填雷 管,然后放炮炸石头。炸了几炮,都和平时一样,但后来发现,爆炸声怎么与平时有点异样,也说不上来是怎么回事。

村民们也奇怪,继续炸,轰隆的响声过后,村民们近前一看,都惊呆了,山石间竟然被炸出了一个洞口。


烟雾散去,人们小心地近前观察,发现这个洞似乎还很深,因为里面黑魆魆的,也看不清里面有什么。有人见多识广,早听说过山里面有人曾发现墓穴,这莫非也是个墓穴。

如果是墓穴那是要进行考古发掘的,这可不能随便乱动。于是,人们决定立即停工,先向有关部门报告,等待 考古和文物部门的鉴定再决定后面的工作。

很快,考古和文物部门的专家都来了,并迅速封锁了现场,对现场实行严格的保护措施。但还有怀有侥幸心理的人,想趁机拿点什么好东西,他们都知道,这文物要是出手可都是大价钱,他们觉得自己发财的机会来了。


为了进行严格保护,考古和文物部门也及时调来警察,负责警戒,这样才震慑了一部分人的发财梦和犯罪心理。因为发现地点位于采石场,这样的地理环境,古墓很容易遭到破坏,于是,专家立刻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

经过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珍贵的文物,那些文物都是价值千金,比如金缕玉衣和陶器、玉器等文物,具有极高的考古文物价值,专家认为这是一个西汉大墓,其价值可达170亿。

这样具有极高价值的墓葬,却因为地处采石场,山石被炸药轰击后,石头都松动了,这对古墓的保存是非常不利的,甚至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一旦山石坍塌,古墓就有可能被埋没和毁坏,而这种毁坏是致命的。


于是,为了保护这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墓,江苏省政府决定,将古墓迁移新址,利用原有的材料,按照原来的规制重建,这样就能完好无损地将古墓保存下来,免遭毁坏。

经过多年的重建工作,这座西汉大墓,终于异地建成一座博物馆。


二、西汉大墓的概览

经过专家的发掘鉴定,认为这个大墓里埋葬的是汉武帝的儿子刘胥,这种观点也从墓中的资料得到了印证。

根据史料记载,汉武帝具有雄才大略,具有帝王的心术,但刘胥在这方面却不像汉武帝,他只是贪图个人潇洒玩乐,所以也没有得到父亲的器重,所以,刘胥只是享有广陵王的荣耀而没有继承王位的资格。

但在刘胥的弟弟刘弗陵继承帝位后,却对这个哥哥格外照顾,非常尊敬自己的兄长。但刘胥却不领情,莽撞的性格最终导致丢了性命。但汉宣帝还是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我们从刘胥的墓葬形制就可以看出其隆重的程度。


这座大型汉墓采用了“黄肠题凑”的形制,这是古代帝王的一种特殊的墓葬形制。这种形制就是将柏木削去外皮,将柏木黄心累于棺外,这就叫“黄肠”,而木头都朝向内里,这就叫做“题凑”。

然后再在棺椁周围垒上一圈围墙,在上面盖上顶板,成为一个房屋的形状。这种规则一般只适用于天子,但诸侯和大夫也可以使用,只是要求不能使用柏木,而可以使用松木和杂木等。

这座汉代大墓,其使用的木材构建非常严谨,尺寸大小不一,错落有致,其结构的严谨,甚至使用现代最薄的刀片,也无法插入其间。在我国发现的同类棺椁中,这是最完整和珍贵的。


这个大墓的整个构筑都是隼桙结构。这是一种非常复杂高超的技艺,具有很高的价值。大墓所用的木材,也都是金丝楠木,这是一种名贵稀有的木材,价值不菲。

这些棺木的形制宛如宫殿般的构造,当专家对棺木进行分解时,发现这些棺木依然光滑细腻,依然有着艳丽的颜色,而且经过两千多年,依然没有腐坏,可见其工艺之精湛。

有人进行了估算,认为这样的楠木,一根就价值人民币2000万,而这里的楠木居然多达865根,其价值可想而知。这就难怪有人认为这些楠木和诸多文物的总价可高达170亿元人民币,这个天文数字,一定会令人惊叹不已。


此次发掘的汉墓共有两座,其一为广陵王刘胥墓,其一是王后墓。两座墓相距50米,东西排列,属于同茔异穴的夫妇合葬墓。墓穴结构复杂,材料非常考究,制作精良,保存也非常完整。

由于墓穴所在地山石采挖造成险情,不宜保存,于是政府决定将墓葬迁址,重建为汉广陵王墓博物馆,并在此后的时间里还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改造,并对外开放展出。

新建的博物馆包括广陵王地宫和王后寝宫。广陵王地宫再现了大汉宫闱内外的生活场景,这里有出土的金缕玉衣,这件精工细作的金缕玉衣做工精细,光彩照耀。


大型壁画,再现了刘胥与群臣宴饮的恢宏场面,有人称之为中国的“最后晚餐”。这里还有大量出土的汉代文物,再现了当年发掘现场的壮观场面。

新修建的博物馆,既再现了当年这座汉代大墓发掘的场面,又用现代手段为大墓增添了光彩,使观众置身其间,感受到升腾、浮想、飘然的感觉,再现了古人视死如生、死即升仙的意念。

在下沉的墓坑内,安置着广陵王的棺椁,在灯光的照射下,其整体形态被勾勒出来,与穹顶的夜空中几点星光相辉映,表现出了“天人合一”的景象。


还有就是王后的寝宫。这座寝宫,更富有娟秀、清丽的特征,富有女性的色彩。这里也装饰着壁画,一应设施古朴高雅。在地下通道,这里有反映天上、人间、舟船、渔猎等题材的木刻版画,还展示着汉代的各种漆器纹样。

由于现代技术的应用,展示了“安车驷马”的壮观场面,富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还展示了王后生前的生活场景。

墓中还有垂挂的竹帘,象征着主人的性别特征。在精品柜中,展示着精美的出土文物,墙上展示着四个字“长乐无极”,还装饰着“安车驷马”阵图。

展厅还循环播放汉代大墓发掘的背景资料,多媒体互动装置,更增添了观众的体验感受。


三、西汉大墓博物馆的特色

汉代大墓的发现,为我们展示了汉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艺术特色,经过精心布置,在重建的博物馆中,不仅完好无损地保存了原有的古墓风貌,还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汉代社会风貌和文化艺术特色的展示,提供了更好的媒介。

既然是复原再现古墓,就要尊重原来的样式和内容,忠实于原貌,是客观的再现,保持古墓的特色。

当然,为了便于观众的参观和近距离的体验,在博物馆设计上,在总体风格的把握上,又对空间分割和造型尺度和表现技法等方面又进行了区别处理。


在具体设计布置上,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古墓中的各种文物大小不一,大的如棺椁,体量非常大,无论占地面积还是空间,都是无与伦比的,而小的文物,仅有几厘米小,像投壶。

而展示的空间也很不相同,有的在地下,有的在地上,有的在走廊,有的在厅堂。

总之,一切都要符合汉代的规制、汉代的风格,而为了更好地展示汉代的风格特色,在设计中,融入了现代元素,比如,为了表现出金缕玉衣的多层次感,设计使用了悬吊的膜玻。

当初在刚刚发掘时,发现这座大墓先前曾被盗墓,墓主的尸骨被盗墓贼拖出了棺材,金缕玉衣也成了散片。这次复原连缀起来,焕发了昔日的光彩。


而在地宫的布置上,在地面设置了反光玻璃,营造了一种缥缈虚幻的感觉。为了更真实地再现发掘现场的场景,还在地宫北侧再现了汉墓发掘现场的自然景观,最大程度地还原发掘现场的面貌。

这座汉代大墓的发现,发掘出的许多文物都极其珍贵,是举世罕见的珍品。

古墓葬及其文物的发现,对于研究汉代墓葬形制,对于研究汉代社会风貌,对于研究汉代的文化艺术,提供了丰富的考古文物资料,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从中深感古人的智慧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璀璨,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经焕发出如此的光辉,是值得后人珍重的。


参考资料:

1.《“汉广陵王墓陈列概况”的艺术特色》马庭顺

2.《汉广陵王墓与“黄肠题凑”》张绍华

1条评分金币+35
xgch 金币 +3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05-17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57450
金币
596107
道行
1944
原创
1722
奖券
1582
斑龄
22
道券
3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23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06-0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5-17
1979年,在江苏省高邮市天山乡的神居山采石场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在一次爆 破作业中,工人们意外地在一个山体中炸出了一个洞口,这个洞口后面竟然隐藏着一座古代墓葬。这个发现立即引起了当地政府和考古界的关注。

经过考古专家的初步勘查,这座墓葬被认为是一座西汉时期的诸侯王墓。墓葬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由主墓室、侧室、耳室和廊道等多个部分组成,总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墓中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包括金缕玉衣、玉器、铜器、漆器和陶器等。

其中最为珍贵的是金缕玉衣,它由上千片玉片组成,每一片玉片都经过精心的打磨,金缕细如发丝,整件玉衣制作精美,是汉代丧葬文化中的顶级制品。此外,墓中出土的其他玉器和铜器也显示了当时手工艺的高度发展。

据专家估计,这座墓葬的总价值可能高达170亿元人民币。这一估计主要基于墓中出土文物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西汉时期的手工艺水平和丧葬习俗,而且还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当时社会结构、经济状况和文化发展的重要线索。

为了保护这座古墓,当地政府决定将其搬迁至新的地点,并在保持原有材料和规制的基础上重建为一座博物馆。这样既保留了历史遗迹的原貌,又确保了它的安全。

总的来说,高邮西汉大墓的发现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项重要成果,它为我们了解西汉时期的社会面貌和文化传统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同时,这座墓葬博物馆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景点,对于促进当地的文化旅游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高邮西汉大墓的发现和发掘过程相当引人入胜。在1979年,江苏省高邮市天山乡的神居山采石场工人意外在山体中炸出一个洞口,随后发现这可能是一座古代墓葬。当地村民立即停止了采石作业,并向有关部门报告了这一情况。

考古和文物部门的专家们迅速介入,对现场进行了评估,并决定进行抢救性发掘。由于墓葬位于采石场,周围山体的稳定性受到威胁,因此考古工作充满了挑战。专家们小心翼翼地清理了墓葬,发现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包括金缕玉衣、玉器、铜器、漆器和陶器等。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金缕玉衣,它由上千片玉片组成,每一片玉片都经过精心的打磨,金缕细如发丝,整件玉衣制作精美,是汉代丧葬文化中的顶级制品。此外,墓中出土的其他玉器和铜器也显示了当时手工艺的高度发展。

根据考古学家的分析,这座墓葬属于西汉时期的一位诸侯王。墓葬的规模和结构都非常宏大,总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由主墓室、侧室、耳室和廊道等多个部分组成。这些发现为我们了解西汉时期的丧葬习俗、社会结构和工艺技术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为了保护这座古墓不受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江苏省政府决定将其搬迁至新的地点。在保持原有材料和规制的基础上,古墓被重建为一座博物馆,既保留了历史遗迹的原貌,又确保了它的安全。

高邮西汉大墓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西汉时期社会面貌的认知,而且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成果。如今,这座墓葬博物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感受那段遥远历史的独特魅力。
1条评分金币+18
xgch 金币 +18 回复认真,加分鼓励 05-17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