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88阅读
  • 0回复

[医学杂谈]我国癌症高发,与蚝油有关吗?医生:5种调味品,少碰为妙[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527801728
道友贴图厅主管

UID: 1461284

精华: 7
职务: 山庄总管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65139
金币
116904
道行
33003
原创
1576
奖券
3276
斑龄
120
道券
1809
获奖
0
座驾
电动三轮
设备
相机:索尼NEX-3N
 摄影级
中级认证
在线时间: 28252(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05
最后登录: 2024-05-3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10-04



在那个时代,烹饪还仅仅依赖于简单的葱姜蒜作为调料,它们为菜肴增添了一抹清新的风味,但也有一些人认为这些调味品可能给我们的健康带来隐患。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新型调味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比如蚝油、豆瓣酱、辣椒酱等等,它们成为了现代厨房的必备品,然而,这些调味品却可能给我们的身体带来诸多健康问题。

中国的癌症发病率一直处于全球前列,这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现象,大多数人对于癌症的威胁感到警惕,医学专家们也在努力寻找癌症高发的原因,从而科学地降低患癌的风险。

有人认为,中国癌症高发的原因大部分与饮食有关,尤其是网络上热议的“科技与狠活”更是引发了大家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许多食品中添加了不合规定的添加剂和防腐剂,这些物质长期摄入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近期,关于蚝油的争议在网络上持续发酵,许多人认为,中国的癌症高发与食用油的不当使用有关。这种说法是否属实呢?

有人惧怕蚝油,认为它含有谷氨酸钠,一经加热就会形成“焦谷氨酸钠”,致癌,此言虽流传广泛,却无科学证实。

日常烹饪,蚝油温度不会超过120度,因此无须担忧,蚝油适合冷藏,不喜高温环温境,高温蚝油会变得不稳定,极易被污染,从而产生致癌物质。



蚝油里真的有生蚝吗?

蚝油,这位以牡蛎为原料的调味品家族中的明星,它的身世可有着不凡的来历,根据国标规定,蚝油是采用牡蛎蒸煮后的汁液浓缩而成,或是直接用牡蛎肉经过酶解,再加上糖、淀粉、盐等一众原料打造出的调味品。

正牌的蚝油含有生蚝的精髓,它的配料表上赫然写着“蚝汁”二字,如同身份证一般,证明这款蚝油是由蚝肉浓缩而成。

如若在配料表上并未发现“蚝汁”这两个字,那么这款蚝油很可能只是人工调配出来的,不仅口感和营养价值大打折扣,而且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只能算是“伪蚝油”,最好不要轻易购买。

中国营养学会科普委员葩丽泽提醒大家,购买蚝油时切勿大意,要看清配料表,蚝汁排在前面的,说明它的含量更高,蚝油的品质也更胜一筹。

还可以查看蚝汁的比例,如果没有蚝汁的话,蛋白质含量倒是可以参考一下,它的含量越高,品质自然越好,另外,也别忘了查看钠的含量,尽量选择钠含量较低的蚝油哦。



我国癌症高发,与蚝油有关吗?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我国癌症负担情况,以2016年的登记资料作为数据,结果显示,全国新发癌症病例竟然高达406.4例,癌症死亡人数竟然达到了惊人的241.4万。

我国在2015年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这无疑敲响了我国癌症防控的警钟。

然而,就在人们为这一惊人的数据感到忧虑时,一个关于蚝油致癌的说法开始在社会上流传。

这种说法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蚝油中含有谷氨酸钠,而谷氨酸钠在加热后会生成一种名为焦谷氨酸钠的物质。

这种物质是否致癌,一直是人们担忧的问题,但事实上,焦谷氨酸钠并不具备致癌性,尽管在超过120℃的温度下加热时,谷氨酸钠会产生焦谷氨酸钠,但它并不会引发癌症。



实际上,焦谷氨酸钠只是失去了原有的鲜味,并不会对健康产生其他影响,因此,我们可以断言,蚝油致癌的说法完全是谣言。

然而,我们也要注意到蚝油在开盖之后存放于常温环境下,可能会潜藏一定的致癌风险,尽管蚝油本身不会致癌,但在使用和保存过程中却可能因为存放不当而引发癌症风险。

因此,正确使用和保存蚝油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问题,总的来说,我国癌症负担巨大,发病率持续上升,但我们应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预防癌症,而不是盲目相信谣言。

对于蚝油的使用,我们更应该在正确的方式下使用和保存,以避免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



注意:蚝油储存不当,或有致癌风险

事实上,蚝油是一种富含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微量元素、有机酸和淀粉的调味品,但是一旦打开盖子后长时间存放在室温下,就容易发生氧化分解反应,让微生物不断生长繁殖,增加了变质腐败的风险。

尤其在高温环境下,蚝油会更容易发生霉变,发霉的食物会产生黄曲霉素,它是一种强致癌剂,毒性比砒霜高出68倍,只要摄入1毫克就达到了致癌剂量。

而且黄曲霉素是难以用高温杀死的,至少要到280℃才会发生裂解,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生物技术博士刘晶晶建议,最好将蚝油放在冰箱0~4℃的环境中冷藏。

特别是喜欢购买蚝油按压泵的朋友,要特别注意检查一下瓶口以及平时难以注意到的地方,看看是否有发霉长毛的情况,一旦发现蚝油发霉了,就不能再食用了。



医生:5种调味品,少碰为妙



盐,这位生活中的“调味大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厨房里的魔术师,掌控着食物的口感和风味。

但这位大师也需慎重对待,因为烹饪时对盐的摄入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健康状况。

专家建议,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尽可能控制在6克以内,以防止健康问题的发生,过量摄入会导致钠的过量摄入,从而引发钙和亚硝酸盐的大量流失,增加了患癌症的风险。

但盐对我们的身体也并非百害而无一利,因为盐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鱼露

鱼露,这是一种由海鲜原料制成的调味品,其独特的味道能直接提升食材的鲜美度,增强海鲜的鲜味。

然而,鱼露的致癌性却比蚝油高得多,这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鱼露可能会产生致癌的亚硝酸盐。

另外,鱼露也极易受潮发霉,一旦发霉,就会产生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种强致癌物质,会对我们的胃黏膜造成损伤,甚至可能引发恶性肿瘤。



香精

香精,这位食品添加剂的合成者,能够为食物增添独特的香气和口感,然而,一些香精中含有的苯甲醛和苯乙醛等化学成分,已被认为对健康具有潜在危害。

尽管香精的致癌风险尚未得到充分证实,但长期、过量的使用可能会增加某些癌症的风险。

自榨油

自榨油,这种由许多家庭喜爱的食用油制作方式,却并非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安全、卫生。

自榨油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且在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机器可能不够卫生,存在安全隐患。

比如制作花生油时,如果花生出现发霉现象,榨取的油未经过滤处理,边缘部分的黄曲霉毒素一旦超标,将对我们的身体构成威胁,甚至可能引发癌症。





糖,这位甜味大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论是糖饼、冰淇淋还是糖醋排骨和糖醋里脊,都是我们日常饮食中的常客。

然而,过量摄入这些高糖食物可能导致我们的身体面临肥胖和慢性疾病的威胁,如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等,这些疾病甚至会损害我们的心血管系统,进而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总的来说,尽管调味料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但对其的使用我们也需适量而行,过度使用调味料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1条评分金币+20
砂锅吊子 金币 +20 - 2023-12-20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忘 记 签 到 是 最郁闷的事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