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1阅读
  • 1回复

[奇观]安徽一地新发现商周遗址[10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57450
金币
596037
道行
1944
原创
1722
奖券
1582
斑龄
22
道券
3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23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06-01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4-05-15) —

5月11日,“文博中国”发布最新消息:

2024年1月,为配合基本建设,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对阜阳市部分遗址开展考古调查,共调查新石器时代至宋代遗址10处,墓葬3处,清晚期至民国时期窑址1处,此次调查最重要的发现就是在安徽省阜南县新发现一处商周遗址,该遗址规模较大,保存情况较好,根据其所在位置称其为佛圣寺遗址。

该遗址的发现为了解润河流域先秦时期遗址的分布状况提供了新材料。

图一 润河流域商周遗址分布图

目前润河流域已调查或发掘的商周时期遗址包括临泉县境内的陈冢遗址、陈小湾遗址、台阳寺遗址、张大营遗址、冢子湾遗址、马寨遗址、吴营遗址;颍上县境内的铜台子遗址、王岗遗址、灵台遗址;阜南县境内的台家寺遗址、朱大湾遗址、黄丘遗址、迎水寺遗址、东岳遗址、贺胜台遗址等(图一)。

▍遗址概况

佛圣寺遗址位于阜阳市阜南县柴集镇郑楼村石家庄村南,地处润河北岸,南距润河约150米(图二)。遗址保存状况较好,由于常年耕作取土,遗址边缘已不明显,遗址整体为中心凸起的缓坡台地,高1-3米,根据地表陶片分布情况判断遗址现存面积约15000平方米(图三)。

图二 佛圣寺遗址位置图

图三 佛圣寺遗址现状照(南→北)

地表陶片较丰富,多为泥质灰陶,少量夹砂陶,有少量红陶,因现代化机械耕作,地表采集的陶片较细碎,大多器型不可辨,少量可辨器型有罐底、鬲足、鼎足等,纹饰以素面为主,少量绳纹。根据地表采集到的陶片判断,遗址年代为商周——汉代。

图四 佛圣寺前碑

台地最高处有一座现代庙宇,坐北朝南,庙门前东北方向地面平置一块花岗岩材质石碑,其上布满杂草和泥土,经过现场简单清理可知,该碑碑首朝东北方向,由碑首、碑身和碑座三部分组成(图四)。通高198.5厘米、宽76厘米、厚16厘米。碑首为圆首,两侧阴刻双龙戏珠及云纹图案,碑额阴刻“皇帝万万岁”,整体形状对称(图五)。

图五 碑额局部图

碑身长158厘米,碑身四周阴线刻边框,正面碑文皆为楷体,直书阴刻,碑底座似有残损,残长15.5厘米、宽31厘米。结合碑文内容判断其为咸丰元年重修佛圣寺碑记,碑文主要记述清代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重修佛圣寺事宜及资助者名单,由于保存不当,部分字迹剥蚀漫漶(图六、七)。

图六 咸丰元年重修佛圣寺碑记

图七 碑文局部

图八 寺庙屋后石碑

寺庙屋后横卧两块墓碑,来源不详,均由碑顶、碑身和碑座组成,碑顶为硬山式屋顶造型,材质为花岗岩,碑文皆直书阴刻而成(图八)。

西侧碑底座长81.5厘米、宽27厘米、厚22.5厘米,碑身高108厘米、宽65厘米,碑顶长70厘米、宽23.6厘米,有部分埋于地下,地上露出部分厚27厘米(图九)。

图九 西侧石碑

东侧碑底座长84.5厘米、宽32厘米、厚30厘米,碑身长113.6厘米、宽71.8厘米、厚24.2厘米,碑顶长75.6厘米,有部分埋于地下,地上露出部分宽26厘米、厚25厘米(图十)。

图十 东侧石碑

来源: 文博中国

编辑:王楠楠

责编:左开勋 何士华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1条评分金币+35
xgch 金币 +3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05-15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57450
金币
596037
道行
1944
原创
1722
奖券
1582
斑龄
22
道券
3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23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06-0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5-15
安徽阜阳市阜南县新发现一处商周时期的遗址,名为佛圣寺遗址。该遗址位于润河北岸,距离河流约150米,现存面积约15000平方米。遗址地势较高,为一处缓坡台地,高1-3米。地表陶片较多,主要是泥质灰陶,有少量的夹砂陶和红陶。器型无法辨认,仅有少量的罐底、鬲足、鼎足等可辨。纹饰以素面为主,也有少量的绳纹。根据这些陶片,考古学家判断遗址的时代为商周到汉代。

此外,在遗址的台地最高处有一座现代庙宇,门前有一块花岗岩材质的石碑,碑首朝东北方向,由碑首、碑身和碑座三部分组成,通高198.5厘米、宽76厘米、厚16厘米。碑首为圆首,两侧阴刻有双龙戏珠及云纹图案,碑额阴刻着“皇帝万万岁”。碑身长158厘米,四周阴线刻有边框,正面碑文为楷体,直书阴刻。碑底座似有残损。这块碑是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重修佛圣寺的碑记,记录了当时的重修事宜及资助者名单。

该遗址的发现对于了解润河流域的先秦时期遗址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佛圣寺遗址的发现是在2024年1月,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合作,在阜阳市开展考古调查时所获。该遗址位于阜南县柴集镇郑楼村石家庄村南,润河北岸,距离河流约150米。遗址地势较高,为一处缓坡台地,高1-3米,现存面积约15000平方米。遗址边缘由于长期的耕作取土已经不甚明显。

遗址的地表陶片较多,主要是泥质灰陶,有少量的夹砂陶和红陶。器型无法辨认,仅有少量的罐底、鬲足、鼎足等可辨。纹饰以素面为主,也有少量的绳纹。根据这些陶片,考古学家判断遗址的时代为商周到汉代。

在遗址的台地最高处有一座现代庙宇,门前有一块花岗岩材质的石碑,碑首朝东北方向,由碑首、碑身和碑座三部分组成,通高198.5厘米、宽76厘米、厚16厘米。碑首为圆首,两侧阴刻有双龙戏珠及云纹图案,碑额阴刻着“皇帝万万岁”。碑身长158厘米,四周阴线刻有边框,正面碑文为楷体,直书阴刻。碑底座似有残损。这块碑是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重修佛圣寺的碑记,记录了当时的重修事宜及资助者名单。

寺庙屋后还横卧着两块墓碑,可能与寺庙的重修有关。这些墓碑可能是清代的遗物,但由于保存不当,部分字迹已经剥蚀。

佛圣寺遗址的发现对于了解润河流域的先秦时期遗址分布具有重要意义。遗址及其周边的商周遗址群反映出这一地区在古代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未来对该遗址的进一步考古发掘和研究,有望揭示更多的古代社会信息,为当地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更丰富的资料。
1条评分金币+18
xgch 金币 +18 回复认真,加分鼓励 05-15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