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6阅读
  • 1回复

[数码讨论]IP有多强 电影产业的发展空间就有多大[2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3931
金币
9094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6830
斑龄
184
道券
1003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18335(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4-06-01
— 本帖被 兵马大元帅 执行加亮操作(2024-05-26) —

  

电影《十八洞村》海报


电影《流浪地球》海报
  

  近年来,IP成为电影业的热门话题。IP是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意为“知识产权”,即所有成名文创作品的统称。具体到电影领域,一方面电影人将音乐、文学等文艺作品转化成电影;另一方面开发电影的周边产业,生产各种衍生品。电影从业者围绕IP展开实践,挖掘与释放电影的产业价值,实现了电影IP价值链的横向拓宽与纵向延伸,为健全电影市场和产业体系作出贡献。
正向情感价值应是始终贯穿的文化基因
  在电影创作中,有个著名的以单品带体系的“火车头理论”,意为全力打造好一个“火车头”,就能带出一系列车厢。IP就是电影产业的火车头。为了其后绵长的产业链和密集的收益点,选择什么样的IP作为火车头,十分关键。它必须具备卓越品质,在故事情节的构建、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意旨的提升、视听语言的运用上独具特色,别有匠心。当下如《流浪地球》《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等相对成功的IP转化作品,无不是在以上几个方面一骑绝尘的优质内容。
  与此同时,电影是承载情感价值的创意产品。正向情感价值是始终贯穿于电影IP创意开发的文化基因。IP能引发观众的共鸣感愈强、认同度愈高,其带动效应就愈显著。比如“西游”IP,新世纪以来电影人已推出《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西游·降魔篇》等电影作品,获得观众欢迎。为何师徒四人的故事永不过时?这不仅是因为“西游”IP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深入人心的形象,更是因为这些故事和形象顺应中国观众的心理结构,并以民族文化经典特有的正向情感价值,使观众增强了文化自觉、坚定了文化自信,内心愈加丰富、强大起来。这种选取经典作为IP,以当代解读进行价值深耕的方法,能有效增强电影创作的塑造力和感召力,为IP转化提供有益思路。
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才是着力点和突破口
  电影自身时长与上映档期均十分有限,而电影IP的热度得有持续性,于是以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进行“系列续拍”,以电影化的方式赋予IP创造力与生命力,成为IP拓进升级的突破口与着力点。遍览中外电影史,很多大IP都是经由系列电影打造而成的。一开始创作电影时,就应把IP的形象、IP的场景植入其中,待电影上映时就能以醒目的画面呈现给观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前一部电影又为下一部电影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粉丝基础,多部系列作品打造的优质IP占据市场,令IP的生态系统持续繁荣,陪伴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共同成长。在国际影坛,《007》系列、《碟中谍》系列、《终结者》系列、《星球大战》系列等,内容续航、长盛不衰,为观众制造独特的文化记忆。
  近年来,中国电影人也致力于以系列作品打造电影IP,推出《熊出没》等系列电影。为维护和提升电影IP价值,电影人坚持守正创新的方法论,尽可能体现系列电影的扩展性和包容性。所谓守正,是指保持IP的原始设定不变,如《熊出没》系列中熊大、熊二和光头强三个主要人物形成的“铁三角”,使电影的整体呈现“还是那个味儿”。所谓创新,是指故事内容与时俱进,融入热点话题,表现时代精神。《熊出没》系列2014年至2024年十年间几乎每年推出一部大电影,不仅保证IP曝光率,还不断为IP建设注入新动能。如今的《熊出没》大电影已不再局限于环保主题,而是辐射到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新时代的热门领域,风格也从最初的“低幼向”朝着在儿童与成人间寻求最大公约数的方向跨越升级。这个电影IP在四处拓展延伸的同时,始终共享整体设定,做到“系列续拍”所必需的既统一又丰富,既满足大众怀旧心理,又不断给人带来惊喜。
通过跨界开发衍生品,实现效益最大化
  除系列续拍,电影IP还通过跨界开发衍生品,实现IP价值最大化。衍生品小到零食、玩具,大到餐饮、乐园,涵盖除银幕放映外一切增加电影产业下游产值的产品,是电影IP获得长期效益的增长点。具体有几种做法:
  一是将IP流量转化成媒介变量。电影、电视、网络视听等不同媒介的呈现样态不同,可以相互阐发补充。“唐人街探案”IP选择“影剧联动”的衍生模式:几年间推出电影3部、网剧2部。影版演绎主线故事,预留下叙事缝隙,剧版因媒体属性中固有的叙事延展能力,填补影版内容的空缺。影剧相互支撑、彼此成就、同向发力,进一步拓宽IP的表意空间。
  二是将IP流量转化成产品销量。在世界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中,电影公司启动每一部电影创作时,都会同步思考这部电影能产出怎样的衍生品,授权哪些业态,因为这将为其带来远远高于票房收入的经济收益。音像出版、游戏动漫、文具玩偶、箱包服饰等一旦与电影IP相关联,便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内涵与商业价值。在众多衍生品中,能体现IP精神内核,承载并传递情感温度的创意产品尤为畅销。比如,以中国登山队两次登顶珠峰的事迹为背景的电影《攀登者》将主人公登山时使用的冰镐制成项链,将攀登者为了国家使命勇于攀登的精神具象化,受到电影观众的热烈欢迎。
  三是将IP流量转化成文旅留量。选景是电影创作的重要环节,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在剧情的加持下被自然而然地融入作品,让观众心向往之,为文旅发展引流揽客。比如,提到电影《北非谍影》就会想到卡萨布兰卡,提到电影《乱世佳人》就会想到亚特兰大,提到由“西游”IP衍生的一系列电影,就会想到连云港的花果山和吐鲁番的火焰山,这些地方因电影IP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自带热度。而因电影衍生的线下体验,能有效打通银幕与现实间的壁垒,使电影IP在文旅业态的加持下获得更加持久的生命力。奏响精准扶贫田园新歌的电影《十八洞村》,因展现十八洞村满眼翠绿的美景以及淳朴温暖的乡情,而成为乡村旅游的热点。很多去十八洞村旅游的游客成了电影的新观众。游庐山,看《庐山恋》,是庐山的一个旅游项目。位于庐山景区内的庐山恋影院每天从早到晚只放映《庐山恋》一部影片,很多年轻观众因为旅游了解了这部比自己岁数还大的老电影。所以电影IP应加强与文旅产业的默契配合与深度互动,一方面对乡村和城市进行全新建构与价值赋能,因为它们既是电影故事的创作背景,又是电影故事在真实世界的延伸;另一方面运用文旅元素更好地成就电影的故事讲述与人物塑造,推动电影IP不断优化质量、扩大体量。
  总之,IP有多强,电影产业的发展空间就有多大。要挖掘电影的IP价值,打造具有强大生命力的IP宇宙,必须要有强大的原创能力和放长线钓大鱼的经营思维,依托强大的内容生产力促成创作意识和产业意识的互动与平衡。这是深化供给侧改革的具象实践,也是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必经路径。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57450
金币
596037
道行
1944
原创
1722
奖券
1582
斑龄
22
道券
3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923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4-06-0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5-15
IP(Intellectual Property)指的是知识产权,包括但不限于专利、商标、版权以及商业秘密等。在电影产业中,IP通常指那些已经得到市场认可的原创作品,如小说、漫画、游戏等,它们可以被改编成电影剧本,进而发展成为电影项目。

IP的强度往往与电影潜在的吸引力和市场价值有关。一个知名度高、粉丝基础广泛的IP能够为电影带来先天的市场优势,因为已经有现成的受众群体对故事和角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情感投入。这样的IP可以降低电影项目的市场风险,并且有助于提高票房收入和周边产品的销售。

电影产业的发展空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

1. 创意和原创性:创新的故事情节和独特的视角可以吸引观众,扩大电影产业的空间。
2. 技术进步:电影制作技术的进步,如CGI(计算机生成图像)和虚拟现实等,为电影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3. 市场需求:观众的口味和消费习惯变化,以及全球市场的扩张,为电影产业提供了增长动力。
4. 分发渠道:数字平台和流媒体服务的兴起,使得电影内容能够更容易地触达广大观众。
5. 政策和法规: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支持政策和版权保护法规,有利于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虽然强大的IP可以为电影产业提供重要的推动力,但并不是唯一决定因素。电影产业的发展空间还取决于上述其他因素的综合效应。为了持续发展,电影产业需要不断创新,平衡艺术表达与市场需求,同时适应技术和社会的变化。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